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是新時代衛生工作的綱領,并強調要完善國民健康政策,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的健康服務。隨著醫改的穩步推進,醫聯體建設及遠程醫療工作不斷深化,并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效。與此同時,人工智能、大數據、第三方影像中心、醫生集團、多點執業等正在不斷推進新的就醫模式的形成,讓廣大群眾享受到了醫改帶來的福利。
醫藥行業關系國計民生,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并實施《健康中國2030綱要》,為未來15年的衛生和健康行業政策定調,由此帶來醫聯體風潮,為醫藥行業帶來了巨大的機會也帶來了挑戰,如何聯動醫藥行業和人工智能、第三方影像中心等資源,尋找合適的發展方面進行行業布局,是各方密切關注的問題。
項耀鈞院長在會議現場
【合作與創新】
在此背景下,由武漢光谷生物城、萬怡會展和武漢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生物醫藥行業協會聯合主辦,由英國駐武漢總領事館、國際貿易部以及社團法人臺灣聯凱衛生醫管研究協會協辦的“第四屆國際智慧醫療創新論壇暨ehealthcare智創獎頒獎盛典”于2018年5月26日-27日在武漢光谷科技會展中心盛大召開。上海藍十字腦科醫院院長項耀鈞應邀赴武漢參加2018第四屆國際智慧醫療創新論壇暨ehealthcare智創獎頒獎盛典并在會上作重要發言。
論壇以“醫聯體風潮下的合作與創新”為主題,涵蓋醫學影像+人工智能,慢病管理+大數據等多個熱門領域,邀請到60+位發言專家,匯聚700+學術及產業領航者,在論壇中分享案例、溝通交流、尋求合作,為產業資源整合以及產業升級指明了方向。
【互聯網+遠程醫療】
項耀鈞院長作精彩講演
5月27日上午,項耀鈞院長作題為《互聯網+遠程醫療現狀及展望》的重磅演講,從遠程醫療的定義及范圍、互聯網+遠程醫療、遠程醫療的意義及目標、存在問題及展望著手,進行了圖文并茂的闡述,他的精彩分享獲得與會代表的高度認可和贊譽。
在演講中,項院長對互聯網+遠程醫療的現狀和前景進行了展望,認為國家政策積極支持遠程醫療發展,它是整合利用醫療衛生資源、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推進城鄉醫療衛生服務均等化、延伸醫療服務的有效途徑,也是深化醫改、推進健康中國戰略對信息化建設提出的重要任務。
同時他也對遠程醫療的未來發展進行了暢想: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虛擬現實技術與網絡技術的緊密結合,遠程醫療將會有一個質的飛躍。當然,項院長認為遠程醫療的前景雖然美好,但目前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包括質量安全保障、醫療糾紛、醫患的認知度、收費定價、遠程設備、信息壁壘等。
最后,他提出了五點遠程醫療的發展思路:1、在操作層面上,推薦O2O2O模式,重視線下對接;2、加強進度和準入資質管理,確保質量安全;3、緊抓核心價值不放,關注潛力場景;4、重視用戶(患者、醫生)體驗,考核醫生服務質量、平臺管理水平;5、促進可穿戴設備、智能醫療設備及大數據健康管理平臺的融合發展;6、大力推進人工智能在醫學影像領域的發展和應用。
會后,項院長接受了醫保會等相關媒體的采訪,并就人工智能的發展前景和醫聯體工作人才培養方面作了詳細的解答。
項耀鈞院長接受媒體采訪